第二十九章 顾家老太君(1 / 1)

宝珍在渥丹居开仓放粮,一连七日;顾夫人在城东施粥,亦是七日。顾老爷则忙着督办赈灾银的发放,三人各有操劳,几日里竟难得碰面。

与此同时,那出《长公主捐金》的戏文像长了翅膀,不仅传遍了豫州各城,连千里之外的京城也听到了风声。

街头巷尾,常有孩童拍着手唱:“江山万里,百姓安栖;公主捐金,救我苍黎……”唱词虽简单,却把长公主的善举和赈灾的事揉在了一起,越传越广。

宝珍偶尔路过街角,听见孩子们清亮的歌声,总会停下脚步听片刻。她要的就是这个,让“长公主高义”和“赈灾”牢牢绑在一起,传到京城时,便没人会再计较“戏文编排皇室”这点小事了。

宝珍心情轻快地结束了最后一天的放粮,刚回府就直奔知意堂。

“爹?”

屋里只有顾老爷一人,顾夫人不在。他正拿着一封信细看。

见宝珍进来,便朝她招招手,把信递了过去:“这是京城来的,我从前的同僚写的。”

宝珍快速扫过信上内容,嘴角微扬:“看来,长公主那边并未动怒。”

顾老爷捻着胡须,语气和缓:“虽是如此,下次办事莫要再这般冲动。”

“是。”宝珍应着,心里却明镜似的,她从来不是肯循规蹈矩的性子。

骨子里那点好赌的劲头,早在杂耍班摸爬滚打的年月里就刻进了骨血,不冒点险,哪能捞着真好处?

“对了,娘亲呢?今天怎么没见到?”宝珍四下看了看。

顾老爷这才想起一事:“你姑母前些日子送信来,说你祖母已经动身来豫州了,估摸着这两天就到,你母亲忙着置办你祖母屋子内的用品呢。”

糟糕。

宝珍心里咯噔一下,这些日子忙着赈灾的事,竟把顾家老太君要来的事忘得一干二净。

她一回到藏珍院,就把梅花、桃花叫到跟前:“来来来,我问你们,我这位祖母,平日里性子如何?喜欢什么?忌讳什么?”

一连串问题砸过来,把两个丫头问得愣在原地。

宝珍见她们吞吞吐吐,皱眉道:“怎么?你们连这个都不知道?”

梅花连忙上前一步:“小姐莫怪,实在是老夫人身体素来不好,在京城时就深居简出,连老爷夫人都不用常去请安,有时候一个月也见不上一回。”

桃花跟着点头:“是啊小姐,后来老爷被派到豫州,家里人怕老夫人经不起长途跋涉,就先送她去江南休养了,我们也没怎么见过。”

“行吧。”宝珍换了个思路,“那老夫人喜欢诵经拜佛吗?”毕竟上了年纪的人,多半好这个。

俩丫头齐齐摇头。

得,送佛像的念头可以打消了。

宝珍又问:“那喜欢喝茶?”

“不喜欢,”桃花摇头,“老夫人说茶味太苦,不爱沾。”

茶叶也排除了。

“那绫罗绸缎、珠宝首饰呢?”

俩丫头还是摇头:“老夫人最不看重这些身外之物,衣裳首饰向来素净。”

宝珍摸了摸鼻尖,有点挫败……是她俗了。

她仍不死心:“那古籍、字画?”

梅花叹了口气:“老夫人年轻时为了帮衬家里,熬坏了眼睛,现在连字都看不清了。”

宝珍彻底没了辙,这位老夫人什么都不喜欢,她这一身察言观色、投其所好的本事,竟半点用不上。

她往椅子上一坐,托着腮:“这可奇了,难道老夫人就没点喜好?”

俩丫头也跟着她一起托腮,愁得小脸皱成一团。

宝珍拍了拍桌子,重新振作起来:“不对,这世上哪有无欲无求的人?肯定是我们漏了什么。”

她盯着两人:“那老夫人喜欢看戏吗?热热闹闹的,老人家多半爱这个。”

梅花、桃花还是摇头:“老夫人说戏班子咿咿呀呀的,吵得她脑仁疼,从不肯看。”

“那……喜欢小动物?猫啊狗啊的?”宝珍眼睛一亮,这个她熟。

俩丫头依旧摇头,桃花还补充了句:“老夫人院里连鸟雀都不许养,说聒噪。”

宝珍彻底没了法子,这一晚上,她把能想到的喜好都问了个遍,从花草鱼虫到琴棋书画,竟没一样能对上的。

她瘫在椅子上,望着屋顶叹气:“这位老夫人,还真是……清心寡欲得让人没辙啊。”

宝珍这一夜睡得并不安稳。一想到那位从未谋面的祖母,她就忍不住辗转反侧。

能撑得起顾家门户的女人,年轻时定然是雷厉风行的性子,便是年老退了下来,也绝非好应付的。

这第一面至关重要,必须得留下个妥帖的印象。可送礼的事,她想破了头也没头绪。

太贵了不行,显得她铺张奢靡,不像个规矩的闺秀;太便宜了更不行,分明是敷衍,反倒落了下乘。最好是能送到对方心坎里去,轻轻巧巧就让人记着好。

宝珍坐在镜前,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。一个年轻时能独当一面、年老后甘愿退居幕后的老太君,她最看重的会是什么?

是顾家的体面?是儿孙的安稳?还是……

宝珍第二天一早就把桃花叫到跟前:“你去给我买些软缎回来,要最细滑的那种,再带些安神的香料,记得挑气味淡些的。”

桃花似懂非懂地点头:“好的小姐,我这就去。”

她手脚麻利,不多时就把东西备齐了。软缎触手温凉,香料带着清浅的草木气,正是宝珍想要的。

接下来的两天,宝珍几乎把自己关在房里,对着针线琢磨。这四年她学过经史诗集,练过账目核算,偏生没碰过刺绣这种精细活。

银针在指尖不听使唤,扎得指腹添了好几个小血点,她却毫不在意,从前在杂耍班摔打惯了,这点疼算不得什么。

她就着烛火一针一线地缝,软缎上渐渐显露出简单的云纹,针脚算不上细密,却看得出来格外用心。

最后,她把研磨好的香料细细铺进夹层,用丝线密密锁边。

宝珍对着烛火端详片刻,针脚虽有些歪歪扭扭,好在样式干净素雅。

她把成品放进锦盒,轻轻合上盖子:“罢了,总得试试才知道。”

第二日一早,顾老爷、顾夫人带着顾一澈和宝珍,齐齐立在府门口等候。

没过多久,远处便传来马车轱辘声,几辆马车缓缓驶来。顾老爷与顾夫人连忙迎上前去,宝珍也快步跟上。

最前头的马车帘被掀开,先跳下来一位年轻女子,宝珍曾见过雪姑娘,深知其绝色。

可眼前这女子却另有一番风姿,眉梢自带三分翠色,无需描画已是天然明媚;一双眼波流转间,顾盼生辉;唇边噙着浅浅笑意,温婉中又透着几分灵动,真真应了那句“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”。

女子站稳后,转身朝车内伸出手,小心翼翼地扶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夫人,老夫人虽头发全白,脊背却挺得笔直。

宝珍心里暗自思忖:这位白发老夫人想必就是顾家老太君了,可身旁这位年轻女子又是谁?

顾老爷率先上前一步,躬身行礼:“母亲,您一路劳顿了。”

顾夫人紧随其后,福了福身,声音温和:“母亲,可算把您盼来了,快进府歇歇。”

顾一澈也规规矩矩地对着老夫人作揖,脆生生地喊:“孙儿一澈,见过祖母。”

宝珍连忙敛衽行礼,恭声道:“孙女儿宝珍,见过祖母。”

老夫人目光跳过宝珍,扫过其他三人,脸上露出几分浅淡的笑意,抬手虚扶了一把:“都起来吧,不必多礼。”

那女子微微屈膝行了个礼,声音清润如玉石相击:“舅父,舅母,许久不见。”

顾夫人笑着上前拉住她的手:“是明嫣啊,真是女大十八变,越变越好看啊。”

最新小说: 穿成炮灰后,苟在王府当侍妾 偷渡夜莺 带着超市去逃荒,小农女吃香喝辣 穿进兽世御兽,我的动物园太治愈 枯木逢春,爱生生不息 凤鸣九阙:弃妃手撕剧本成女帝 豪门管家重生后,手撕狗血虐文本 经纪人的养崽日志 凤鸣九阙:弃妃手撕剧本成女帝 无限续货系统,我带百姓富甲一方